公安大数据行业政策及发展趋势9
发表时间:2022-08-30 14:40 什么是公安大数据? 公安大数据是指需要先进处理模式进行采集、治理和应用的,基于泛在网络并以人为核心的全部实体及时空关系的数据集合和信息资产。 公安对大数据的需求与日俱增 信息化时代下,大数据正从一个模糊的概念逐渐成为落地的工具,与各行各业的联系也越发紧密。对于拥有海量高价值数据的公安领域,大数据的意义更是非同小可。2018年,全国各地的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公安大数据建设,全国各省、地市级公安机关对大数据的应用呈现出加速起飞的态势。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与大数据战略的支持与推动下,公安大数据建设提速,成为成为当前公安信息化工作的趋势和重点。2019年5月,在京召开的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把大数据作为推动公安工作创新发展的大引擎、培育战斗力生成新的增长点,全面助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019年初,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赵克志部长也在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上指出了要“大力实施公安大数据战略,着力打造数据警务、建设智慧公安”。几次重要讲话,都明确指出了公安大数据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且将大数据建设提升到公安改革的高度。 图表:2009-2019年中国公安大数据行业政策(一) 图表:2009-2019年中国公安大数据行业政策(二) 据xxxx研究院公布《2022-2027年中国公安大数据行业发展潜力建议及深度调查预测报告》显示 我国高度重视公安信息化的建设,以国家开展的“金盾工程”为开端,从金盾工程建设至竣工,公安部对其中的重点项目和多个二类项目进行标准的配套建设,从数据代码、功能要求、交换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这些标准的出台和实施,为公安信息化的规范建设与高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国各地公安机关通过视频监控系统、治安防控系统、集成指挥系统、大数据研判系统等建设,对人、车、地、物、事、网等治安要素进行精准管控,在交通管理、打击犯罪、治安防范、社会治理、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也积极促进了公安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增长。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其在服务公安实战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安机关充分利用科技信息技术,实现了从“事后追溯”、“人防”、“汗水警务”为主的传统方式向“实时监管”、“事前预防”、“技防”、“智慧警务”为主的智能化升级转变。 目前,公安信息化行业逐渐形成了以国家为主体、大型通信公司/软硬件行业领先企业为辅助的投资结构。从投资主体情况来看,国家在"金盾工程"的建设上注入了大量资金,以打造公安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从各大型通信集团、软硬件企业投资情况来看,以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等为首的通信企业利用自身领先的通信技术、云计算技术以及强大的平台建设能力积极参与到公安信息化建设中来,在获取丰厚的投资收益的同时,也为公安信息化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各软硬件企业投资情况来看,国家不断出台公安信息化发展的政策,如优惠的税费政策,促使更多软硬件企业积极投身到公安信息化业务中来,加大了专门针对公安系统软件的研发力度以及投资额度。 从晶科技针对公安系统研发的产品——公安社会信息采集系统,深受各地公安的好评。从晶科技公安大数据前端信息采集业务,主要客户包括各地公安系统集成商、运营商,项目可以是县级/市级/省厅等,产品服务于公安信通、治安、情报、反恐等部门,采集行业覆盖医院、物流、社区、门禁、车站、停车场、学校等60多个行业的数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要求,强调“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服务效率”,政府端数字治理进程有望提速。公安信息化市场规模不断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4.2%。预计在2023年公安信息化市场规模可以达到259.1亿元。 随着行业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我国公安信息化系统处于持续的升级完善过程中。未来,公安实战对复杂环境下对人、车、物的精准识别、智能决策等切实需求,以及视频图像、网络传输等技术的进步,将促进前后端软硬件系统的更新迭代,进一步推动公安信息化系统的升级建设。 以上部分信息来源于:中研网、锐观网
文章分类:
行业资讯
|